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伊明的空间

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校刊编辑小记  

2014-06-27 10:15:52|  分类: 教育叙事(原创)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曾经设想过,如果不做老师这个职业,我能做什么工作?能胜任吗?

上一个周,我心无旁骛地尝试了一下“编辑”工作!结论是,编辑工作,不易啊!

中考结束之后,校刊的编辑工作就迫在眉睫了,必须尽快完成。好在我送走毕业班之后,时间和精力都很充分。其实,工作早已未雨绸缪,校刊《海音》的征稿启事已提前一个月发了出去。但公共邮箱中的稿件数量并不是很多,我明白,那是初二、初三的老师都忙于迎接会考及中考,难以抽暇来整理稿件!单不论别人,自己不就是明显的例子吗?再发个“校讯通”催促一下吧!

在等待投稿的过程中,我开始确定编辑部的一些公共栏目。“卷首语”,已邀请郭老师完成,目标达成。“名家侧影”,已敲定张晓风与席慕容两位作家,除作品推荐之外,我和李老师每个人需要撰写作品赏读一篇。特别感动的是跟李老师联系之后,她爽快地在外出学习之前将稿件发到我邮箱。还有“专题策划”栏目,这学期是“毕业季”留言展示。幸好早在初三学生毕业典礼之时,我就已经发出了征稿通知,已回收若干班级的作品,但数量不多,需要再发条短信请初三班主任帮忙多征些稿件。“文苑新苗”,我又从初一、二的推荐表中各选出了一名优秀学子,将征稿要求送到其语文老师那儿,工作已落实。“杏坛走笔”,需要老师的稿件,还需要多吆喝吆喝。于是浏览了校园博客,确立了几个目标再去邀稿。

两日后,学生稿件如雪花般飞入校刊邮箱。先建立班级目录,将各班稿件逐一下载到相应目录。这样每个班级的作品数量都一目了然,既便于催稿,又便于保证每个班级的出稿数。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栏目内容,将所有稿件分类。好在有过第一期的编辑经验,轻车熟路。这期出现的惊喜,是稿件中出现了不少“校园小说”,虽然手法比较稚嫩,但也差强人意。其次的工作,就是审稿了,工作量奇大。每天对着电脑端坐几个小时,一篇一篇地阅读,一行行地编辑。各个班级的来稿质量参差不齐,而且格式迥异,有的甚至缺乏署名与班级。另外,还需要根据稿件内容与质量确立相应的排列顺序,个别质量不高的稿件需要待定,内容大同小异的作品需要斟酌等等。筛选稿件不能只凭个人好恶,还需要考虑到班级协调、主题的多样等。当好一个编辑,靠的真是热爱与责任感。编辑工作非常很枯燥,眼睛整天对着电脑,相当酸涩;长时间久坐,腰、颈椎就有点遭罪了;还有心情,刚开始兴致盎然,但后期心情就有点浮躁了,到了基本成形之后,就再也不想阅读浏览了。毕竟是给他人做嫁衣,没什么成就感。

唯一庆幸的是,上班时间自己说了算,很自由。每日清晨,不再急匆匆地去赶早读,慢悠悠地到校。到校后,先泡一杯茶,浏览浏览新闻,再动手工作。到中午了,按时去接送孩子,也不用掐点算时,很放松。偶尔去各办公室催催稿,也算活动活动,日子也算过得相当滋润了。

三天后,校刊基本编辑完毕。我邀请了三个毕业班的女生,来帮我校稿。将校刊文字打印成文本,厚厚的,近百页。四个人,一上午,再细心审阅,挑错别字、标点符号、格式错误等等,居然又查出了许多错误。我感悟到编辑工作无休无止!好在周六李老师学习归来后,及时接手了后期的校稿工作,对校刊再次进行了必要的编辑与校对。再后期的工作,就是封面与配图了,这些工作有专人负责,略去了很多事务。本学期的校刊编辑工作,总算告一段落,心头顿时轻松了许多。

回顾一周的编辑工作,有苦有乐,收获还是很丰富的,暂记一二。

1.校刊是一个学校文学成果的载体。学校的语文教学、老师的人文情怀、学生的精彩生活,从校刊上就可以略窥一斑。校刊既要与文化校园建设、特色学校建设结合起来,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服务,又要与学生的课业结合起来,让学生能够开卷有益。只是校刊的发行面,还是有局限性的,应该结合网络将校刊的发行面进一步扩大。这点新营小学、外国语学校的活动很有借鉴性。

2.作为一名语文老师,还是需要有精修作品的意识与能力的。虽然学生的稿件都是由语文老师推荐而来的,但是质量参差不齐,而且特色不一。有的老师推荐来的作品,见解独特,文笔优美,一看就知道是平日里静心挑选、细心修改的。每位老师的审美特色各不相同,有的老师欣赏立意深邃的,有的老师欣赏立意别致的,有的老师欣赏反映生活细节的。阅读这些文章,我自己也受益匪浅,在指导学生作文方面有了更多更好的方向。个人认为,编辑的过程也是自己提升的过程。

3.编辑权应广泛。学校采取的编辑方式是几人主编,把自己的文章上送,并不参与编辑。我认为,编辑不能长期由一个人搞,轮流编辑可以优势互补,形成综合优势,凸显刊物的灵动性,才能把刊物办活办新。李老师建议尽快动员文学社学生的参与,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,毕竟是面向学生的刊物,学生的思维会进一步创新校刊内容,提高质量的!

且行且珍惜,且学且努力!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82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