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伊明的空间

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听课感受  

2013-10-11 23:25:21|  分类: 教育叙事(原创)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  今日正逢学校举行新入教师听课活动,我特意去初一听了两节语文课。其实初三的阅卷正在紧张进行时,但我却不想错失学习的好机会。

 新教师,我最看重的还是“新”字。也许他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艺术未必成熟,但作为新毕业的年轻人总会带来一点新惊喜、新创意的。个人观点,只要带着谦虚的精神、欣赏的眼光、研究的心态,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、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,必然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产生大的飞跃。俗话说,“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”,偶尔换个立场收获自然大不相同。

 很巧的是,今天授课的两位老师居然一不小心“同课异构”了,都解读了魏巍《我的老师》。两位老师都是温文尔雅、靓丽有才的美女,授课更是准备充分,设计独具匠心,感觉都很精彩、而且各有千秋,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“亮相课”。

不过,“同课异构”嘛,总会展示参与者不同的思维,迥异的风格。同一篇目,不同的策略相互碰撞,也带给我很多感受与思考。

1.气质决定气场

在魏巍笔下,蔡芸芝先生富有个性,性情“温和”,那假打的场景更令我们回味无穷。今天两位美女老师的不同气质,也影响了课堂的氛围。第一位老师温柔亲切,笑容满面,评点学生激情而富有鼓励。特别是她的范读富有情感,引人入胜。在她的引导下,学生举手踊跃,对文本的解读此起彼伏,乐于表现。第二位老师,认真严谨,与生为友,课堂亦是可圈可点。尽管她的体态、语调稍微有些拘谨、疏离,可她的随和、娓娓道来,也唤起了学生的积极性。尤其是在最后环节,叙述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时,调皮的学生特意举手说了对语文老师的昵称与性格,活灵活现地表演了一幕课本剧,赢得了全场善意的笑声。

看到活跃的初一课堂,思及稍沉闷的初三课堂,暗忖是不是自己“老教师”的影响所致?虚长了几岁,却失去了年轻时的激情。经验老道了,却失去了宽容。能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老师的投入状态亦是一个关键因素。

2.思维决定成果

两堂课的导入与拓展迁移,都呈现不同的风格,正可以比较研究一番。

第一节导入,从身边的印象深刻的老师开始谈起。看似平淡,但因贴近学生生活,所以学生举手踊跃,积极畅谈。而第二节引导学生回忆赞颂老师的名句,看似很有文化味,由于学生事先未充分准备,只搜肠刮肚说了句“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对于老师补充的“润物细无声”等诗句更是无法共鸣。老师只得引导学生课下研究吧。

两节的拓展迁移环节都是小练笔。只是第一节的练笔是,以二十年后作者的口吻写几句话赞颂蔡老师。用意本是学以致用,但是由于身份的局限,学生只能寥寥数笔说说自己的感激之情,毫无亮点。反之,第二节的练笔是让学生写写或说说自己的老师。学生仿佛打开了话匣子,纷纷畅谈自己的老师,课堂氛围一度非常热烈。

两节课各有千秋,但是不难发现课堂环节的衡量标准之一,就是学生。学生是“最佳评委”,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老师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否恰当。心中有学生,自然就会心中有课堂,教学目标达成更胜一筹。

3.追问决定深度

在整体感知环节,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梳理了七件小事,也让学生辨析了哪些事情是详写?哪些是略写?但是都没再追问下一环节:为什么要写七件事?删除一件可不可以?这些事情的次序可以调整吗?为什么要详写后两件小事?

细细品读,不难发现这七件事看似散乱,但从课内到课外,从校内到校外,从平时到假期,这七件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。其中,前五件事略写,后两件事详写。因为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、教育、爱护和影响,是从“面”上写,而后两件事则是“我”印象最深的,刻骨铭心的,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、依恋之情,是从“点”上写。所以详写。这样详略安排,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,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。如果继续引导思考,相信学生在写作《我的老师》时会有更多启迪。

两位老师通过不懈的努力,给我们展示了她们自身的魅力。或许课的设计上还不够尽善尽美,或许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能尽如人意。但是她们认真备课,积极准备的态度让人感动,她们身上洋溢着的朝气和投入让我深受感染,这也让我在她们的课上或多或少学到了一些东西。至少倾听完两节课,我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有了更多的思考。每位新老师都是一块璞玉,都能熠熠闪光,祝福!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53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